“禁止区域,尽快离开……”日前,记者走近丹江口市浪河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站大门,一阵广播警告声瞬间响起。
“我们在全市国控省控水质与空气环境监视测定点位全部安装周界预警系统,严防人为干扰环境质量监测。”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视测定科科长严霞说。
为保障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与大气环境质量安全,今年,我市大力建设丹江口库区水质自动站及空气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在市域所有地表水与环境空气国控及省控自动监测站建设周界预警系统37个。这中间还包括18个国控、省控空气自动站,19个国控、省控水质自动站,实现国控、省控空气与水质自动站周界预警系统全覆盖。
空气自动监测站采样器20米范围内为禁区,站房和站房房顶及采样区域为管控区;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上游1000米至下游200米内、湖库点500米范围内为管控区。
严霞说,该系统布设有前端感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重点借助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智能识别、语音驱离、远程喊话、报警提醒、事后回查等功能。一旦有人进入周界预警系统覆盖范围,高清云台摄像头会快速捕捉,并及时发出语音劝离提醒,后台与丹江口库区智慧安防系统连接,大幅度的提升远程监管工作实效。
建成丹江口库区水质自动站及空气自动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周界预警系统实现远程监控、预警、分拨、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将有力推动事中事后处置向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转变,将环境污染事件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今后通过用电监控,我们可实时调取公司制作设备和治污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发现公司制作治污设施异常后可精准取证。”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办负责的人介绍说。
为强化全市重点排污单位实时监控,我市引入用电监测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在全市351家重点涉水、涉气企业安装环保设施用电监测监控装置850个。
该项目重点安装用电监控监测设施、用电监控智能分析平台及 APP终端等。“生产设备及治污设备正常运行情况,可通过用电量变动情况实时判断。”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办工作人员说,“若生产设备用电量有变化,而治污设备用电量不变,就可判断治污设施停摆,我们会立即派人到现场察看。”
据了解,我市通过监控企业用电情况,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在线监控,从而精准管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通过智能分析,实时对企业治污设施异常情况予以报警;通过 APP终端,方便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察看排污企业生产设备、治污设施运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与处理问题。
我市还将重点排污单位用电监控设施与现有生态环境执法信息化系统联通,实现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置业务闭环管理,全方面提高全市执法队伍人员技术水平,提升执法工作能效。
“目前,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正加快建设26个重点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待这些站点建成投运,我市将实现60个重点管理地表水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主任说。
记者了解到,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489条,直接汇入汉江的一级支流有12条。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水环境保护压力大、责任重。
“生态环境部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共设置国控断面75个,涉及鄂豫陕3省5市,我市共有国控断面23个,接近三分之一。此外,十堰辖区设省市控断面27个,断面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近年来,我市将60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分为省控断面、市控断面、县域跨界考核断面、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四种类型,纳入重点考核管理。目前,这60个水质监测断面,已建成3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他29个水质监测断面正在陆续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
水质自动监测站,每4小时产生一组水质监测数据。6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建成后,各监测断面监测要素信息可实现自动采集、传输和存储。数据上传至后台后,还可在线分析,研判流域水环境变动情况,如果水质数据出现异常,平台将进行预警,工作人员立即深入现场予以处理,大幅度的提升工作效率。
“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重点企业、重点水质断面、重点监测站点等实施远程监管,旨在推动生态环保监管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更好地守护十堰的‘碧水蓝天’。”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